“和其他新闻院校的学生相比,实习机会是我们很大的优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7级毕业生黄悦,如今已是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记者。几天前,她这样对新来实习的学弟学妹这样说。看看黄悦的“实践足迹”:从东方早报社会新闻部干到财经部、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闻中心志愿者,到外滩画报跟着资深记者写人物专访、进艺术人文频道当实习编导……丰富的实习经历不仅带来综合能力的锻炼提升,也令她真正在充分了解后,认定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
当前,新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兴起,如何培养出更多立场坚定、素质过硬的新一代优秀媒体人,成为学界、业界各方关注焦点。2001年起,上海在国内率先创立“部校共建”模式,市委宣传部与大学资源创新融合,为年轻人成长提供更宽广的天地。
“走出去”“请进来”
“我们的学生很好,可是往往有个缺点,那就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曾任新闻学院院长的赵凯教授说起一次给新生上课,他提问“‘青黄不接’是什么意思?”台下很多同学答不上来。他感叹,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好了,也很少青黄不接,但作为新闻人,不能不了解。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助学生知国情、接地气。一方面,上海市委宣传部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的教学实习和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给予大力支持,新闻出版处每年协调各新闻单位做好新闻学院学生实习安排工作,从落实实习单位到分派带教记者,从实习科目要求到实习鉴定,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的做法。
2012年,有近200名新闻学院学生进入各新闻单位实习。当时的上海三大媒体集团——解放报业、文新报业、上海广播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上海分社、中新社上海分社、中国日报上海分社等中央新闻单位驻沪机构作为新闻学院签约实习基地,对每年2个月的小实习、4个月的大实习提供帮助。2013年,复旦大学与文新报业集团合作建立的教学实习基地成为教育部本科教学示范基地,由教育部提供资金资助。同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展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上海市教委提供专门资助。
与此同时,学院多年坚持邀请上海主要新闻单位及中央驻沪新闻机构的“掌门人”和中青年业务骨干主讲必修课程,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已成为学院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教学的一大特色。比如,本科生三年级必修课《新闻传播前沿讲座》,由常务副院长黄瑚教授主持,每年秋季学期邀请10—12位业界骨干授课。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广播电视台等相关领导都应邀前来授课。上海日报总编辑张慈 主持负责 《英语编辑》课程,“上海报业集团的陈振平老师、马笑虹老师,中央电视台评论部的孙杰老师……”本科四年级学生褚传弘扳起指头历数来讲课的“大牌”,大呼幸福。
从学生“动起来”,到教师“动起来”
东方早报的夜班排版房,曾来了个“观察员”——新闻学院教师伍静。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的她给学生讲的是《新闻学概论》课,总感觉教学中少些底气,科研上不够接地气。在报社几个月间,伍老师目睹选题从酝酿到完成出报的过程,耳闻记者编辑在全新媒体环境中的激情与拼搏。为仔细了解版面视觉处理全过程,她在排版房一呆就到凌晨一两点。“虽然我挂职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回来以后结合亲身经历给学生讲课,大家都觉得生动又有说服力,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伍老师说,“如果有机会,我会再申请去一线学习。”
近年来,到新闻单位一线锻炼,越来越得到青年教师的自觉重视,成为内在需求。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根据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新闻学院青年教师陆柳、章灵芝前往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办公室工作。2009年至2013年,青年教师张大伟、林溪声同样奔赴新闻采编第一线,积累经验。
有了与行业紧密联系的机会,老师的“人脉”也得以拓展。青年教师林溪声的《名记者研究》课上为学生牵线搭桥,2012级新闻学院的本科生李昕阳得以与文汇报的知名记者袁夏良老师深入交流。小李至今记得袁老师的两句话:其一是“站在悬崖边上看风景”,新闻从业过程中,既要保证尽可能全面,同时也应掌握好报道的尺度、范围;其二是要有“大杂烩”精神,想当个好记者,就要不断积累各个领域的知识,那也是提升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教师们在新闻前沿吸收学习的同时,也同样带去了理论积淀和前瞻性目光,给业界以启迪。全国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团队领头人童兵教授,多次为新民晚报记者编辑讲课,近年来,童兵教授和他的团队把课从校内上到了业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形势下如何阐释,当前该讲怎样的新闻方法论,上海报业集团的发展态势……许多人急切求解,几乎每次课都是听众爆满,提问踊跃。
在业界学界产生共振
媒体格局嬗变之际,实践与教学科研更紧密相融,媒介发展状况与课程机制完善产生共振,合力应对新形势、新问题。
信息技术发展,传播途径多元化。那么,传统媒体以何立足?需要怎样的人才来应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2年起首推“2+2”培养模式——学生大一、大二学习经济、中文、信息技术等,大三、大四再学新闻传播,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跨学科视野和思维,以适应媒介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学院有关负责人坦言,新闻报道重在反映现实,高校所培养的新闻、传媒工作者只有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才能发现和捕捉到更有价值的新闻点。
新闻学院教授秦绍德认为,学生毕业后去媒体工作的同时,就肩负起了相当大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从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更应强调包含社会责任意识在内的正确的价值观。通过“部校合作”,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未来新闻人的引领。